2019年8月,yl23411永利苏彦捷教授课题组的研究“ ‘Favoring my playmate seems fair’: Inhibitory control and theory of mind in preschoolers’ self-disadvantaging behaviors”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杂志上。该研究探讨了自我损益现象在学龄前期的发展轨迹及其潜在机制。博士研究生谢东杰为本研究的第一作者,苏彦捷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面对实际生活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人们往往会在公平分配资源和避免浪费资源之间艰难地抉择。如果两个人应得的资源是一样的,但是实际可分配的资源又不能均分时,决策者该如何权衡呢?举个实际一点儿的例子,家里一对双胞胎在分一盒精致的夹心巧克力,而巧克力的数量刚好是奇数个,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分这些巧克力比较合适呢?
已有的研究发现,成年人和学龄期儿童都能表现出一种自我损益效应(self-disadvantaging effect)。具体来说,如果是双胞胎的父母(旁观者)来分这些巧克力,那么父母为了“一碗水端平”,更倾向于舍弃掉不能均分的那个巧克力;但是如果让双胞胎中任何一个人(当事人)来自己分这些巧克力,那么他(或她)有很大的概率会多给对方一个巧克力,也就是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分配行为。虽然后者在数量上是不公平的,但是整体上被认为是公正的,没有偏袒自己的。
本研究探讨了这一效应在儿童早期的发生发展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以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两个实验条件:儿童是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进行分配。在儿童作为当事人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者让儿童完成一个游戏后告诉他:“刚刚你和另一个小朋友都完成了相同的游戏,你们表现得一样好!老师现在想要奖励给你和他一些铃铛(5个)作为奖励。你看,你1个,他1个;你1个,他1个。诶,现在还剩下1个铃铛,你觉得是给他,给你自己,还是谁都不给呢?如果你选择谁都不给,那么老师就把它放到柜子里,只是放到柜子里铃铛就会生锈,就不可以玩了。”而在儿童作为旁观者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则直接请求儿童帮忙给2个小朋友分配5个铃铛奖励。
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如果儿童自己是当事人,那么他们确实更倾向于把多出来的那个铃铛分给别人,而不是浪费掉;如果儿童自己是旁观者,那么他们更倾向于浪费这个铃铛,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如图1所示)。而且,这种行为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
图1 不同条件下儿童选择的百分比
这一发展轨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本研究同时测量了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理解别人心里怎么想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发现,抑制控制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越强,儿童越倾向于表现出自我损益的行为。中介作用分析发现,抑制控制随年龄的增长则是自我损益行为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图2所示)。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一情境下,自我损益行为需要抑制控制发挥抑制自私冲动的作用。本研究对于理解复杂情境中公平分配问题的心理机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图2 不同条件下抑制控制中介了年龄对分配行为的作用
Xie, D., Pei, M., & Su, Y. (2019). "Favoring my playmate seems fair": Inhibitory control and theory of mind in preschoolers' self-disadvantag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84, 158-173.
2019-12-03